隨著AI的發展,發展高端科技的國家對AI 專才需求十分殷切。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的AI課程獲得國際認可,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2023年全球最佳大學學科排名中排行第三,全港第一。中大積極培訓未來的AI專才,包括科學家、生物醫學工程師、信息和計算技術人才、工業及機器人工程師,以及AI多媒體專才等。

要培育AI專才,需及早提高青少年對AI的興趣,就如建屋一樣,基礎至關重要。中大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下所開始的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便是其中一個冀將AI 帶入主流教育的項目。此計劃於2019年開展,編纂出全港首套AI教學資源套《香港人工智能教育初中課程—教學資源套》,至今已有12,000名學生受惠,及為逾400名教師提供科技教育培訓。今年計劃再獲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贈9,800萬港元,開展第二階段,為期四年,目標是在全港一半中學教授AI課程,推動AI納入主流教育。

主禮嘉賓出席啟動儀式,為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第二階段揭開序幕。

智能車 iCar 讓學生一小時內學會編程

計劃的其中一個主打項目便是iCar,首階段參與計劃的中學會獲分配iCar,學生只需跟著資源套上的教學內容,便能輕輕鬆鬆在一小時內完成組裝及學會控制iCar,充滿成就感。很多學生在未接觸iCar前,對AI感到卻步,認為AI是複雜的編程,遙不可及。但容易組裝及控制的iCar打破了該觀念,讓學習AI變得有趣和簡單。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陳穎姮同學分享上課的趣事︰「我在課堂上為iCar進行編程,指令它識別到貓圖片時便會啟動摩打向前移動,而當其他同學將貓圖片換成恐龍圖片後,iCar便會自動停下來了,真有智慧啊。」

iCar為學生提供入門級AI體驗,讓學生於課堂上邊學邊做。

研究團隊因應AI課程教學而開發iCar, 它的組件簡單易上手,主要由四個配件組成,包括可編程微型控制器(micro:bit)、AI視覺芯片及含有多種傳感器的底板,以及3D打印的外殼。

iCar 內置多個功能,例如人臉識別、物件追蹤、物件識別、線條追蹤、顏色識別和標籤識別等等。

在計劃推出的首階段,研究團隊收到不少同學及教師的意見,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 iCar開啟了他們的AI初體驗之旅,奠定他們繼續深造AI技術的根基。計劃推行期間正值疫情爆發,但隨著網上授課變得越來越普遍,計劃亦提供了網上學習平台讓學生在家自學。不少同學主動於網上平台學習較複雜的AI文字編程,繼而挑戰自己,由零開始設計出屬於自己的AI遊戲。

計劃於2021年更舉辦中學智能創意比賽,獲頒「關注社會獎」的九龍華仁書院的同學,便針對港人水果攝取不足的問題,設計了名為「水果熊貓」(Fruit Panda)的手機遊戲程式。玩家按照每個關卡的指示,餵飼遊戲中的寵物熊貓進食指定水果,同時玩家亦需要進食相應的水果,並拍下照片,由程式中的AI分辨玩家是否在吃同種類水果,幫助玩家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水果熊貓」手機遊戲程式,利用AI物件辨識技術分辨水果,並加入電子寵物遊戲元素,鼓勵玩家多食水果。

學生若想「玩遍」iCar內設的功能,便要好好學習AI知識。而AI教學資源套主題涵蓋五大範疇,包括「意識」、「知識」、「互動」、「能力強化」和「倫理及影響」,資源套附有工作紙、教學指引、本地及海外教案示例等,助教師由淺入深教導學生AI知識和技能。

研究團隊於首階段推出《香港人工智能教育初中課程—教學資源套》及AI智能車CUHK-JC iCar。

計劃首席負責人、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研究教授任揚教授笑言,第一階段的成果令人鼓舞,「這是一個從零到一的突破,在2018年香港仍未有可供中學教學的AI教學資源套時,我們已認為有急切需要讓中學生學習AI,中大率先於2019年推出計劃。過去三年AI 的發展迅速,更肯定了我們當時的想法是正確。」

任揚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