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處猛烈太陽下,一般人都會自然意識到有中暑的危機,他們可能會立即飲水,或在陰涼處乘涼。但原來白晝過後,縱使沒有太陽,夜晚也會「熱死人」。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與香港大學的團隊,以香港熱夜情況作研究,發現熱夜令人體難以從日間熱力中恢復,對健康的損害甚至比日間酷熱天氣更大,死亡風險增加。團隊同時呼籲全球同樣受熱夜威脅的大都市,應盡快改善城市規劃及建築設計,減低熱夜偷襲帶來的影響。 

香港今年經歷異常酷熱的夏天,單是7月便錄得21天熱夜(當天最低氣溫達攝氏28度或以上),是有紀錄以來單月最高。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劉家麟博士及史源博士,聯同港大建築學院副教授任超博士,分析香港2006至2015年期間不同酷熱日(日間最高氣溫為攝氏33度或以上)和熱夜的數據。結果發現,香港的熱夜數字明顯上升,即使夜間實際氣溫較日間低,連續熱夜造成的健康風險比酷熱日更大。研究顯示,熱夜令死亡風險增加2.43%,若連續五天出現熱夜,死亡風險更大增6.66%,至於連續五天出現酷熱日,死亡風險則增加3.99%。  

「多數人以為只須在日間預防中暑,忽略了持續熱夜可能為健康帶來更深遠的影響。一般來說,夜間較為涼快的環境為身體提供恢復及休息的機會。當熱夜增加,尤其連續數晚出現熱夜,恢復和休息的效果便會減弱。」劉博士續指,熱夜侵襲首當其衝是居於狹窄環境的住戶,尤其是沒有窗戶,通風欠佳的住所,居民在日間吸收熱力後,夜晚仍未能散熱,而香港的劏房就是典型例子。劉博士建議,遇熱夜時應多喝水、打開房門或開啟風扇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從而幫助身體降溫。

除此之外,原來女性對熱夜的抵禦能力較男士低。劉博士表示,過去已有研究指出,女性的體內脂肪比例較高,因此她們的身體特別容易受熱夜影響。另外,長者身體機能較差或有長期病患,熱夜對他們的身體亦會造成較大的負荷。

高樓林立和不通風環境,以及缺乏綠化空間,導致香港日間 (上圖)和晚間(下圖)的高溫分布區域出現明顯差異。

團隊又分析香港過去六年夏天日間和晚間的累積高溫時數、地理分布等,結果發現高樓林立、橫街窄巷密集的市區(如銅鑼灣)是熱夜的重災區﹔部分接近郊區的新市鎮(如元朗)亦因建築密集不通風,導致夜間難以散熱,出現較多熱夜。

史源博士解釋:「土地用途和建築形態是導致熱日和熱夜地理差異的因素。市區環境綠化程度較低、通風較差,龐大密集的建築物在日間儲存的熱量在晚上繼續散熱,令市區的夜晚較郊區更熱。」

研究雖以香港數據為基礎,劉博士表示,亞洲有不少高密度發展城市與香港一樣面對熱夜的威脅,例如日本東京、韓國首爾、新加坡及泰國曼谷等,研究對這些城市具參考價值,同時提醒發展中國家應預先做好城市規劃,以應對城市急速發展所帶來的影響。要紓緩熱夜對市民的影響,團隊認為長遠應從城市規劃及建築設計著手,盡快改善城市和室內的自然通風,以及增加市區綠化面積、植樹等,減少熱夜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