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色彩絢麗、形狀奇特的珊瑚礁,孕育無數海洋生物,深受人們喜愛。然而珊瑚礁正面臨各種威脅,氣候變化、海洋污染、過度捕魚等問題隨着人口增多也日漸加劇。中大學者崔佩怡博士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召集了一支珊瑚拯救小隊,幫助牠們繁衍生息。
子宮頸癌是女性的大敵,每年奪去數十萬條人命。然而,不少婦女因尷尬或不便而拒絕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來自中大生物化學系校友開發了一項無創技術,以革新方法,讓女性在家中以特製衞生巾配合檢測工具,便能輕鬆透過經血識別子宮頸癌風險。
地球上已知的植物高達39萬種,對科學家而言,要研究它們充滿著挑戰。一個有系統的資料庫能為植物鑒定、生態調查和保育工作提供參考依據。中大研究團隊最近建立了全球首個植物標本館存檔及憑證的3D高清植物果實種子公眾資料庫,讓研究人員、教師及學生直接觀看植物果實和種子的3D影像,猶如手持實物。團隊希望資料庫能成為藍本,讓全球植物學專家及標本館建立自己的3D資料庫,及為他們帶來全新的方法去研究植物學。
要解構歷史留下的痕跡,科技可助一臂之力。為研究鳥類如何從恐龍進化而來、追踪人類在古代的生活軌跡,由中大古生物學家帶領的團隊研發了一種鐳射螢光成像技術,突破現有科技限制,將化石上的隱藏生物證據和細節呈現眼前,更可應用於考古學工作。
全球暖化問題日趨嚴重,頻繁出現的極端天氣帶來嚴重乾旱和熱浪,導致全球大量農作物失收。最近,中大生命科學團隊發現一種全新的植物對抗逆境的分子機制,有望日後應用於生物工程,提升植物的抗旱能力。
專業舞者完美控制肢體,跳出優美舞蹈,但誰會想過一種名為亨廷頓舞蹈症的遺傳疾病會令人難以控制肌肉活動而手舞足蹈,更會令患者逐漸步向死亡。中大研究團隊成功揭示破壞神經基因的罪魁禍首,進一步發現新型小分子化合物能作為新的治療靶點。
紅樹林需要健康的無脊椎動物群落支持,以維持正常生態運作。不過,有研究發現全球不少紅樹林均面對同一問題,就是棲息的無脊椎動物的功能多樣性偏低,即是當某一物種消失時,另一物種未必能替補牠的功能。好消息是香港的紅樹林雖然細小,但擁有健康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希望喚起更多人關注無脊椎動物的生物多樣性對評估和管理紅樹林的重要性。
中大研究團隊一名博士生早年發現一種常見於人體的蛋白有助抑制導致認知和運動功能衰退的神經毒性蛋白在腦部積聚。研究團隊經多番努力,最近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多肽抑制劑,有望緩減柏金遜病及腦退化症等的病情惡化。
水母暢泳,意態翩翩,被稱為「海洋精靈」。科學家至今對於牠的進化、繁殖及飲食習慣仍只知皮毛。有研究員最近成功破解兩種亞洲水域常見水母的基因組,更首次發現水母身上存在只有昆蟲等節肢動物才有的生長激素,進一步揭開水母的神秘身世。
實踐環保駕駛,生物柴油是不二之選,但貴油價令不少車主卻步。中大最近成功開發一項新技術,簡單一個步驟便能從細菌中抽取酶作為催化劑,降低生物柴油的生產成本,打破再生燃料貴價的宿命,為車主省錢之餘,亦減少對環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