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不但是靈魂之窗,同時埋藏著身體健康狀況的訊號。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臨床研究及生物統計中心主任徐仲鍈教授及團隊研發出簡便、無創及無痛的「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技術,檢測使用者的患病風險。「我們的眼底蘊藏著大量身體資訊,只要配合適當的技術,就能成功解讀靈魂之窗下的健康秘密。」徐教授說。

生物統計學出身的徐教授於2008年開始研究ARIA,一轉眼就投身這項研究愈十年。現時ARIA技術可應用於評估使用者的中風風險和腦白質病變風險作為認知障礙症風險因素。最近,徐教授更聯同中心的資深護士及副主任黎明寶,將ARIA技術進一步延伸到自閉症的風險評估,希望盡早發現有自閉傾向的兒童,減少自閉症對他們成長過程的影響。

快速評估自閉症風險 靈敏度高達九成

「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技術透過拍攝俗稱「眼底相」的視網膜圖像,從而檢視心腦血管健康。

中風、認知障礙症、自閉症等與眼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事實是息息相關。徐教授解釋:「我們眼底的視網膜血管和腦血管是相連,透過拍攝俗稱『眼底相』的視網膜圖像,能收集大量與腦部健康及血管相關的資訊。將視網膜圖像上傳到我們研發的ARIA電腦程式進行自動分析,便可以在數分鐘內初步評估他們罹患相關疾病的風險。」

徐教授坦言將ARIA技術用於評估自閉症的念頭始於好奇心。過往已有研究指出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的厚薄與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綜合症有關。不過,研究開展初期面對不少挑戰,其中之一是招募自閉症兒童。徐教授憶述:「學校或家長未聽過新技術,或會有顧慮未必敢去試。我們唯有想辦法找社區視光師合作為學校提供驗眼服務,透過合作令他們對團隊有信心。最終獲匡智會支持及協助,成功招募46名自閉症兒童參與研究。」

前期研究得出的數據亦令人鼓舞,透過識別兒童的視網膜特徵,發現自閉症患者的視盤及視杯直徑明顯比普通兒童大,而ARIA技術辨識自閉症患者的靈敏度更高達九成。徐教授相信,技術日後或可為自閉症的分類提供關鍵信息,長遠有助制定自閉症的客觀衡量指標。

現時,自閉症的診斷主要依靠問卷及跨專業團隊進行評估,評估時間長且缺乏客觀篩查方法,令患者於幼兒時期容易被延遲診斷或誤診。徐教授表示,ARIA是一套無創、全自動的電腦程式,不但可縮短評估時間,幼兒也可安全使用。「我們下一步希望蒐集針對二至六歲兒童的數據作研究參考,期望日後將自閉症風險的評估年齡推前,令幼兒也可受惠。」

冀與醫療系統「接縫」 推廣未病先防

回歸研發初心,徐教授強調ARIA技術的目標不單單是找出潛在患者,而是提供簡單快捷的方法,讓使用者了解自身的患病風險,及早改變生活習慣、對症下藥,推廣未病先防的訊息,長遠減輕本港醫療系統的負擔,有利整個社會的健康管理。未來,團隊希望將技術與醫療系統「接縫」,例如與醫療機構合作,提供一條龍檢查及介入服務等,大大降低醫療成本和診斷時間。

另外,團隊正著手將ARIA技術應用到更多範疇,如冠心病、糖尿病和腎病等長期病患,建立大型的數據系統,亦會探討應用在情緒病和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性。談及ARIA的長遠發展,徐教授預視「眼底相」檢測有望成為大趨勢,皆因ARIA技術只需現成眼底相機拍攝,且能在數分鐘內完成風險評估。以一張相片取代傳統身體檢查或非天方夜譚。

創業推動研究成果轉化落地

徐教授於去年四月起出任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處長。

於中大執教愈二十年,徐教授去年四月更「踩過界」出任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處長,幫助中大師生將研究成果應用於社會。他本身亦是創業家,2015年與團隊成立「康訊生物分析有限公司」,向對外推廣ARIA技術,對於推動研究轉化的重要性感受至深。「我們留意到社會缺乏預防疾病的文化,大眾甚少會主動花費在身體檢查服務上。因此,我們決定擔當經營者的角色,將研究成果轉化落地,希望ARIA技術能在社區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