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類海產是常見引致過敏的食物,當中蝦敏感更是香港最常見的食物過敏。蝦敏感患者不但要謹慎留意飲食,嚴重過敏更可能引發喉嚨腫脹、頭暈,甚至失去知覺、休克等症狀。然而,現有的常規蝦敏感測試並非十分準確,過往曾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的誤診個案。最近,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證實新型血液測試「嗜鹼性粒細胞活化測試」(BAT)用於診斷蝦敏感,其準確性較常規測試優勝。

「蝦敏感通常持續終身,但過敏反應未必從兒童時期出現。患者通常在不知情下不斷受刺激而觸發嚴重過敏,所以針對蝦敏感進行有效而準確的檢測,對患者而言至關重要。」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教授梁廷勳教授說。

20歲的曉嵐是其中一位飽受蝦敏感困擾的患者,16歲時首次出現嚴重蝦過敏反應,導致她呼吸困難甚至休克,送院治療後確診患上蝦敏感。此後,曉嵐的日常生活和飲食出現了重大改變,用膳時要格外留意食材和醬料的成份,以免誤食致敏原。由於無法預計每次出現過敏反應的嚴重程度,亦令曉嵐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螢幕顯示的Zoom直播畫面)蝦敏感患者曉嵐表示,出外用膳時必須謹慎選擇餐廳和菜式,以免誤食含有蝦成份的菜式,而出現皮膚紅疹和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

常規蝦敏感診斷方法的不足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詩彥醫生指出,市面上常見的蝦敏感測試包括利用蝦粹取物進行的「皮刺測試」,以及檢測血液中「蝦類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血液特異性IgE檢測」,但它們的診斷準確性不足,過往出現不少誤診個案。作為蝦敏感診斷黃金標準的「雙盲、安慰劑對照食物測試」,其準確度雖高,但存在高風險、人手需求大和成本昂貴的問題,以致未能廣泛應用。

因此,研究團隊提倡利用受試者的血液樣本進行BAT,以「流式細胞分析儀」 (flow cytometer)分析血液中的嗜鹼性粒細胞反應,為受試者提供更準確的蝦敏感測試。BAT適用於所有受試者,即使曾經服用含抗組織胺的抗敏感藥,亦不會如傳統檢測般干擾結果。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利用病人血液樣本進行的「嗜鹼性粒細胞活化測試」,表現更勝常規的皮刺測試和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左起:梁詩彥醫生、梁廷勳教授,以及衛懿欣博士。

BAT更可靠和準確

團隊早前招募了35名曾出現至少兩次食用蝦後即時過敏的人士,安排他們接受「雙盲、安慰劑對照食物測試」,發現當中15人確診對蝦敏感,其餘20人則證實沒有蝦敏感。另外,這兩組受試者均接受了皮刺測試、血液特異性IgE檢測和BAT,透過與食物測試結果對比,得出各測試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靈敏度 特異性
皮刺測試 93% 28%
血液特異性IgE檢測 93% 35%
BAT 87% 94%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副研究員衛懿欣博士解釋:「我們可以從靈敏度及特異性這兩項指標來評估測試的表現,靈敏度代表測試能診斷真陽性的能力;而特異性則指排除假陽性的能力。結果顯示,雖然皮刺測試和特異性IgE檢測的靈敏度均在90%以上,但它們的特異性卻相當低,表示測試容易出現假陽性的個案。相反,BAT是三個測試中唯一具有相當高的靈敏度及特異性。因此,透過進行BAT這個單一測試,便可顯著提升診斷蝦敏感的準確性。」

三種華人常見的新型蝦致敏原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是一種普遍存在於海產及貝類的致敏原,亦是造成多數西方人對蝦敏感的主因。研究團隊在是次研究中發現僅53%的蝦敏感患者對原肌球蛋白過敏,顯示這蝦類蛋白並非最適用於測試華人蝦敏感的生物標記。經深入分析,團隊最終在大虎蝦(斑節對蝦)中鑑定三種嶄新的致敏原,是華南人口中更為常見和重要,包括血藍蛋白(Pen m 7)、磷酸丙糖異構酶(Pen m 8)及脂肪酸結合蛋白(Pen m 13)。

研究已在權威過敏科國際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n Practice》發表。團隊亦於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及國際免疫學會聯盟的命名致敏原數據庫上註冊這三種新的蝦類致敏原,同時就利用丙種肌鈣蛋白(Pen m 6)和脂肪酸結合蛋白(Pen m 13)作為測試蝦敏感的嶄新生物標記,取得國際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