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煜明
盧煜明
化學病理學講座教授

中大醫學院擁有頂尖的科研團隊,以專業精神貢獻及守護香港的醫療系統。其中化學病理學講座教授盧煜明常被譽為「無創產前檢測之父」,以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異檢測(NIPT)為胎兒檢測唐氏綜合症。此項革新了全球產前檢測的技術廣受認同;去年,盧教授獲頒有「美國最高榮譽生物醫學科學獎」之稱的「拉斯克獎」,成就斐然。這個臨床突破也為多種癌症的早期檢測奠下基礎,改變世界各地患者的命運。

唐氏綜合症是一種染色體異常疾病,患者胚胎細胞比一般人多出一條第21號染色體,導致發育遲緩及智力障礙。現時全球每七百名兒童中就有一位患有唐氏綜合症。

傳統羊膜穿刺及絨毛活檢等唐氏綜合症篩檢具侵入性,增加流產風險。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教授深明這些風險,決心研究無創檢測法,終取得突破。他說:「以往利用超聲波量度頸皮和驗血的準確度都不高;羊膜穿刺雖較準確,卻有機會引致流產。因此我反覆思考,決心要找出一個安全並準確的檢測方法。當時是1989年,我還在牛津大學攻讀醫科,要在準備考試和進行研究之間取得平衡。」

正確的假設

研究初期,盧教授專注在孕婦的血液內尋找胎兒細胞作檢測。盧教授憶述:「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當時檢測到的胎兒細胞數目太少,無法轉化為臨床醫學診斷。」

1997年,盧教授回港加入中大,決心要取得突破。他説:「當時讀到兩篇有關癌症病人的文章,內容指出癌症病人的血漿和血清中均帶有癌症DNA。那刻我突然靈感湧現رر病人體内的腫瘤,不就是與母體内成長中的胎兒類似嗎?這項假設挑戰了當時科學家認為DNA只存在於細胞中的醫學理論。於是我大膽假設孕婦血漿中含有胎兒細胞的標記,而實驗證明這個假設是正確的。」

以此為基礎,盧教授團隊透過大規模平行測序辨識染色體的比例,有效運用血漿DNA內儲存的關鍵資訊,最終研發出準確度超過99%的唐氏綜合症無創檢測方法。

為產前檢測帶來革新

盧教授形容道:「我們的研究為產前醫學領域帶來革命性的改變。NIPT技術自2011年臨床應用開始,至今已被全球超過60個國家廣泛採用,成為唐氏綜合症產前的標準檢測,孕婦不需再冒險進行入侵性檢測。」

香港醫院管理局自2019年起為合資格孕婦提供免費的NIPT檢測服務。現時內地每年有超過六成孕婦接受此項檢測,不少海外保險公司亦將NIPT檢測納入承保範圍。

盧教授笑言:「中大是科研界中知識產權和創造專利的佼佼者,讓我和團隊能在充滿支援和友善的環境下進行研究。我們已和大學各部門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我們的研究為產前醫學領域帶來革命性的改變,NIPT現已成為唐氏綜合症產前檢測的標準。」

— 盧煜明教授

從無創產檢到癌症篩檢

對盧教授來説,NIPT的成功只是起步。
「我從癌症中獲得NIPT的靈感,亦因此開始鑽研以類似NIPT的技術篩查癌症。團隊由無症狀的鼻咽癌展開研究,而鼻咽癌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行第十二位。」

他續道:「2017年,團隊研究顯示透過分析血漿内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有助鼻咽癌篩查。以往大部分鼻咽癌患者在第三和四期才被發現,利用此技術,我們現在已能夠識別70‭ ‬ذ‭ ‬75‭%‬第一和第二期的患者。」‬‬‬‬‬‬‬‬‬‬‬‬‬‬‬‬‬‬‬‬‬

2019年,盧教授成為香港科學園Take2Health公司創辦人之一,在香港提供鼻咽癌篩查服務。

盧教授團隊建基於這項鼻咽癌研究,成功研發出「多種癌症早期檢測」(MCED)技術,透過簡單抽血即可同時檢測多種癌症的標誌物。此項劃時代的科研成果獲
《時代》雜誌列為2022年度最佳發明之一。

促進樣本流動

盧教授期望將研究成果發揚光大、貢獻社會,也難免遇到實驗室以外的難題。他表示:「樣本流動的障礙使研究過程更加艱巨,我希望香港和内地能加強兩地樣本流動。除了靈感和創新思維,取得大量樣本也對臨床研究發揮關鍵作用。」

除了醫生,盧教授也是醫學科學家和企業家。他言道:「科學家的訓練,令我可以明白最新的科技發展。醫生的身分,令我對科技可幫助病人的可能性更加敏感。企業家的身分令我更『貼地』,跳出實驗室的框架,明白社會的真實運作和需求,也令我以更全面的角度為發明撰寫專利。」

盧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