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威脅著地球上所有生命。氣候時鐘顯示了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剩餘時間,警惕我們有迫切需要著手處理這個危機。日漸高攀的溫度、愈見嚴重和頻密的極端天氣、日益下降的生物多樣性——這只是地球響起的數個警號,而當中兩個警號已全面地影響著香港:溫度逐年攀升,水浸等極端天氣狀況亦愈見頻密,例如今年(2023年)9月7日發生了世紀大暴雨。受颱風海葵的雨帶影響,當晚11時至午夜之間香港錄得158.1毫米雨量,部分地區的降雨量更錄得超過200毫米。這是自1884年香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降雨量,導致很多市區出現水浸,相信不少人對市區街道、商場、地鐵站等被水淹沒的照片仍歷歷在目。可是,這並不是百年僅此一遇,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此等極端天氣狀況將愈見頻密及嚴重。到了2040年代,每小時降雨量預計將高達230毫米,比9月7日的大暴雨多了40%。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太空所)的團隊正協助有關當局減輕水浸帶來的影響。在颱風海葵期間,他們獲取了國家高分三號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衛星圖像,利用衛星技術監測和分析暴雨水浸情況。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有別於傳統的光學衛星,它可以穿透雲層和雨水,在極惡劣的天氣下亦可從太空監測暴雨水浸情況。團隊更利用衛星圖像測量了颱風的風場,包括其風眼的位置、方向和強度。
研究團隊由太空所所長關美寶教授和馬培峰教授領導。關教授表示:「這些發現可以讓當局即時檢視受水浸影響的地區,進一步評估對居民和基礎設施的影響。」
太空所多年來專注於遙感影像的災害監測和預測研究,這項技術有利於評估各種災害的影響。
關教授續指:「除了水災,山泥傾瀉及地面沉降等災害亦可以透過合成孔徑雷達技術探測和監控。我們的團隊曾使用多時域雷達干涉技術(MT-InSAR)監測這些災害,例如在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間,我們利用此技術探測和監控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的山泥傾瀉情況。」
極端高溫將持續加劇
中大與其他大學開展了另一項研究,發現未來除了洪水會更頻密地影響香港,極端高溫亦會更普遍,包括溫度將不斷創新高,維持時間亦將更長。
香港天文台的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1年期間,每年平均有34天酷熱天氣(日最高氣溫在33℃或以上)和36天熱夜(日最低氣溫28℃或以上)。由於氣候變化及城市化的速度加快,預計2040至2049年間,熱夜數目將增加 50%。若溫室氣體排放量不變,本世紀末將有約 126天酷熱天氣和約136天熱夜。
雖然現時有政府營運的夜間避暑中心在極端高溫的晚上開放。然而,大部分人並不清楚它們的位置,其地點對許多人亦相當不便,尤其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而且中心的環境也有不少隱患。因此,研究團隊促請有關當局開設更多避暑設施,並改善中心環境,讓更多有需要人士使用。
研究的項目統籌中大建築學院吳恩融教授指出:「我們建議有關當局加快將消暑降溫設施網絡擴大到高溫風險最高的地區,並確保臨時避暑中心設於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前往。」
吳教授補充,公園和其他公共空間的設計需要改進,以提供更多「酷涼地點」,特別是設置戶外噴泉和噴霧等降溫設施。他認為,作為地球的一分子,任何人都可以出一份力,避免情況繼續惡化。
「市民還應該多為災害做好預備工作,並確保備有隨時可用的緊急救生包,為極端天氣做好準備。減少碳排放是當務之急,需要市民和企業一起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