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中國最廣為人知的象徵。無論身處何方,說起中國,總令人聯想起「龍」。牠在中國民間故事、神話和文物中無處不在,地位顯要。牠神出鬼沒,如真似幻,引人遐想。其角色和象徵意義亦隨時代不斷演變。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最近舉辦的《甲辰說龍》特別展覽,便旨在探究「龍」的歷史。展覽展出逾50件種類豐富的館藏文物,以龍紋的演變為主題,依照時代順序,梳理其由抽象到寫實、野性到馴化的演變過程。

龍的初始形象:蛇形招雨瑞獸

東方與西方的「龍」在形象、意象上各有不同。通常而言,西方的龍多是具破壞性、貪婪的凶獸;而在中國,龍則是多被認為是瑞獸,除能帶來滋潤土地的雨水,也代表著權力與天命,由此逐漸成為皇權的象徵。

龍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龍形圖案可追溯至距今約八千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龍紋的演變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其出現至西周(約公元前1046 -公元前771年)。該時期的考古發現及古文字中,可見一種體如蟒蛇、獸首帶角(多為鈍角)的動物形象,可視之為「龍」的雛型。龍亦多被認為與鱷魚等近水生物同源,間接反映出其與水的密切聯繫。先民們或認為龍的出現是一大吉兆,象徵雨水降臨。

「甲骨卜辭中,已有龍作為招雨瑞獸的占卜記載。龍亦是四靈之一,展品中一例東漢(公元25-220年)石棺拓本即為青龍,牠與白虎、玄武等分列該棺四側,鎮守四方。另一例宋代(公元960-1279年)走龍紋墓磚,則是龍與虎並列為墓葬的守護獸。」展覽策展人、中大文物館副研究員童宇博士如數家珍地說。「這些例子清楚顯示,龍自古就備受尊崇。儘管其形象有時受外來影響,但總體而言寓意正面。」

龍的中期形象:深受游牧文化影響的合體神獸

第二階段為東周(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年)至遼(公元916-1125年),這一時期中原與游牧民族交往日深,同時絲綢之路形成後貿易日益繁盛,「龍」的形象由此受到外來文化的極大影響。童博士說:「此時的龍紋開始有寫實風格的描繪,強調誇張的動態和激烈的搏鬥,並經常融合鷹、虎等獵食者的特徵,形象更顯獸性,與我們今天熟悉的龍有所不同。這些特質應大多是來自遊牧藝術的影響。」有趣的是,長出鷹翼的東方龍,正好與西方希臘神話中的有翼怪獸『獅鷲』類似,不少學者認為這正恰恰反應了歐亞大陸的文化交流。

在芸芸展品中,童博士最喜愛一枚小巧精緻的西漢「綠松石雙面肖形印」,它亦正是文物館館徽的來源。印上的龍身看來更似一匹奔騰的駿馬,肩上長有雙翼。童博士介紹,在一些文獻中,「龍」與「馬」的分別其實頗為模糊。

西漢「綠松石雙面肖形印」(北山堂惠贈,館藏編號:1990.0065),上面刻有帶翼龍紋,其形象亦似一匹奔騰的駿馬。

童博士續說:「它是一枚融入西方元素的漢代肖形印,如駿馬般的軀體或彰顯了馬在古代社會中的重要價值。自古君王便千方百計向域外尋求優良駿馬及飼養技術。印中半馬、半龍的生物,讓人不禁回想漢武帝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追尋汗血寶馬的故事。」汗血馬乃源自中亞的良駒,相傳其跑速之快,一日千里,其汗如血,因而得名。

龍的後期形象:「皇權」興衰的象徵

第三階段約始於宋朝,龍紋的獸性特質逐漸褪去,隨著社會城市化的發展,龍也愈來愈被「馴化」。童博士形容:「該時期的龍紋顯得更擬人、更似寵物、甚至滑稽如漫畫。以展品中康熙(公元1661-1722年)龍紋為例,其前額更為寬厚,鼻子也由尖變圓,仿如人面。」

自元朝(公元1279-1368年)或更早起,龍紋理論上為皇帝專用,他人不得僭越;但卻可通過靈活變通的方式,略為改動龍的外觀而使用。

「據我們所知,龍紋禁令實施中其實頗有彈性。例如規例中只有五爪者才算是『龍』,四爪者則稱作『蟒』,但『龍』跟『蟒』在外觀上幾乎沒有分別。」童博士解釋道。

《甲辰說龍》展覽策展人、中大文物館副研究員童宇博士。他期望藉此展覽,有系統地向學生及公眾介紹中國藝術中的龍紋演變。

到了清代(公元1644-1911年),龍紋禁令更是難以為繼,愈來愈多五爪龍在民間流傳。

「五爪龍紋的禁令在乾隆時代(公元1735-1796年)已很難執行,甚至乾隆皇帝本人也知道不少五爪龍在市場上流通。到了同治時代(公元1861-1875年),以我們其中一組展品──黃地素三彩二龍戲珠紋瓷碟為例,明黃色及五爪龍均屬御用,但一位御窯廠督陶官卻在其中落其私人堂名監製款,在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中,或許反映出太平天國之後清廷權力的衰退。」童博士如是說。

時至今日,龍紋所象徵的皇權已成歷史。剛過去的農曆新年中,與龍有關的裝飾舉目皆是,裝點著節日的喜慶。歷史長河悠悠,惟人民對龍的熱愛,經久不衰。

中大文物館《甲辰說龍》特別展覽,即日起開放至2024年7月31日,歡迎公眾免費入場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