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食肉牛龍嗎?這頭「明星級恐龍」曾在電影《侏羅紀世界》和紀錄片《史前星球》中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牠外表兇猛、身上有鱗,是靈活敏捷的頂級獵食者,眼睛上方一對尖角最為突出,因而有「肉牛」的別稱。這次新發現的恐龍正是牠的近親,同樣令人聞風喪膽。

新恐龍物種獲命名為Koleken inakayali,名字源於巴塔哥尼亞中部原住民特韋爾切人的語言。牠與食肉牛龍同屬南半球恐龍類群──阿貝力龍科,兩個物種曾共同生活。是次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博士與《國家地理》探險家Diego Pol博士攜手帶領,團隊於巴塔哥尼亞隸屬阿根廷南部、擁有6,900萬年歷史的拉科洛尼亞地層(La Colonia Formation)歷經兩年勘探,最終發現該新恐龍物種的骸骨化石。

這是難能可貴的發現,距離上次在同一地層發現新的阿貝力龍科恐龍(食肉牛龍)已有40年之久,使古生物學界相當振奮,特別是學者們多年來一直在同一地區進行廣泛研究,卻找不到類似的新發現。

文博士感恩能在美麗的巴塔哥尼亞進行實地研究,但要在酷熱的沙漠環境中挖掘恐龍化石,體力勞動絕對不少。

阿貝力龍生活在岡瓦納古大陸,現已分裂成南美洲、非洲、印度、馬達加斯加、澳洲和南極洲。是次出土的恐龍骨骼化石,估計來自白堊紀晚期至白堊紀末滅絕事件(約6,600萬年前)之前,該事件導致恐龍以及地球上超過四分之三的其他物種從此在地球上消失。團隊找到的化石標本相當完整,包括完整的髖部、幾乎完整的背部和腿部,以及幾塊頭骨和尾骨。研究團隊指出,Koleken恐龍比食肉牛龍細小,而且並沒有角。

文博士記得,當團隊找到該些化石,他們馬上知道是屬於阿貝力龍。「起初,我們以為只是另一隻有角食肉牛龍的標本,因為牠也在同一地層出土。但愈深入調查,我們便愈發覺這一假設並不成立。結論是,這些骨骼化石屬於一個全新物種:體型較小、頭頂無角的阿貝力龍科新恐龍。」

新發現的阿貝力龍物種Koleken inakayali的骨骼化石標本,包括完整的髖部、幾乎完整的背部和腿部,以及幾塊頭骨和尾骨。(插畫:Gabriel Lio)

這次研究,首度揭示了有超過一種阿貝力龍同一地方共存,亦反映該科恐龍相當多樣化。

文博士說:「在晚白堊紀,Koleken恐龍棲息在河海交匯的生境,是該棲息地最頂級的掠食者之一。與同一時期在北方大陸佔主導地位的暴龍(如霸王龍)相比,Koleken恐龍體型較輕巧,臉部較短。和霸王龍一樣,Koleken恐龍等阿貝力龍科恐龍都有短小的前肢,但與前者相比更長更結實,因此可能更為有用。肉食性恐龍來說,Koleken恐龍並非最大,但體型大概也相當於一輛小巴。」

團隊因應是次新發現,更新了阿貝力龍科及其近親物種諾亞龍科的家族樹。Koleken恐龍是阿貝力龍最後期的物種之一,比其他成員從共同祖先分岔出來的時間晚得多。團隊之後比較了阿貝力龍科和諾亞龍科的演化方式,發現阿貝力龍科展示了極高的頭骨演化速率,與其獨特、短而輕盈的頭骨演化相關;其最親密的近親諾亞龍科,則是脊柱和後肢骨頭的演化速率奇高。


Koleken恐龍獵食時不敵體型較大、居於同一地區的競爭對手食肉牛龍(影片來源:Gabriel Diaz Yantén)

文博士表示,頭骨高速演化也許就是阿貝力龍物種繁盛的關鍵。「阿貝力龍的頭骨建構相對較為輕盈,這對於如此巨大的肉食動物來說並不常見;臉部也通常很短,像扁臉的貓狗品種。比起典型的食肉恐龍,牠們的牙齒也相對闊大。凡此種種,均反映出阿貝力龍科恐龍發展出一種獨有的食肉恐龍姿態。我們的研究顯示,這種高速演化是族群成功的主要因素。事實上,在南半球,阿貝力龍於白堊紀末期成為了佔主導地位的食肉動物。」

研究仍在進行中,團隊繼續每年到訪巴塔哥尼亞探尋更多化石,除兩種阿貝力龍外,亦希望能夠發現其他物種。

文博士說:「我們在當地已經再發現了一些其他新恐龍,希望盡快在未來跟大家分享!現時為止,還沒有任何晚白堊紀棲息地包括拉科洛尼亞有多於兩種阿貝力龍共存。這或許給予我們一點啟示:似乎這些生態系統只能夠容納一定種類數量的頂級掠食者。縱使我們現時未能再擴大阿貝力龍的家族樹,但若能夠找到更多Koleken恐龍和食肉牛龍化石,仍然有助人類更深入了解牠們如何與彼此及其他動物互動。」

中大學者文嘉棋博士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團隊經兩年努力,成功在拉科洛尼亞地層發現Koleken恐龍,是該地點自1985年發現食肉牛龍後再有團隊發現新的阿貝力龍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