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君
于君
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

胃癌、大腸癌及肝癌是全球常見惡疾,更是主要「殺手」。‭‬中大的腸胃肝臟科研究團隊,結合跨學科專長,革新了早期偵測這些癌症和脂肪肝的方法,讓病人得以及早接受治療,救治了無數生命。‭ ‬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于君教授,多年來鍥而不捨追蹤各癌症的標誌物,已將研究成果轉化在臨床應用上,‭‬惠及全中國及東南亞。‭ ‬‬‬‬‬‬‬‬‬‬‬‬‬‬‬‬‬‬‬‬‬‬‬‬‬‬‬‬‬‬‬‬‬

由病房走進實驗室

于教授在同濟醫科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醫學院)博士畢業後,在北京大學的醫院擔任腸胃科醫生,再到德國做博士後研究兩年,1999年加入中大繼續做博士後研究生,向前校長、腸胃肝藏科專家沈祖堯教授學習。

她回想:「當我在北京行醫時,來找我的結腸癌病人多是晚期的,之前無病徵,求醫時腫瘤已長得很大。我覺得很無奈,為甚麼沒有方法早些把癌細胞檢查出來?‭ ‬結腸鏡是最準確的檢查方法,但它具侵入性而且昂貴,很難在人口眾多的中國廣泛用於篩查。」‭

「當時我就覺得,一定要做基礎研究,研究腫瘤分子機制和分子變異,找尋早期診斷標誌物。」‭ ‬‬‬‬‬‬‬‬‬

于君

糞便中找線索

加入中大後,于教授着眼研究成本低、簡便易行的分子診斷方式檢測結腸癌。她和團隊的重要發現,是在病人糞便中找出一種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92)可作為可靠的結腸癌標誌物。研究結果於2012年在英國醫學期刊《Gut》發表後,和公司合作研發了以miR-92a為標誌物的結直腸癌試劑盒,試劑盒於2018年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臨床應用。技術亦已申請美國、歐洲及台灣專利。‭ ‬‬‬‬‬‬‬‬‬ 

由研究到獲官方認可,整個過程長達十五年。于教授說,研究初期,她和學生們得對着一大堆病人糞便做實驗。「我們要把糞便清洗過濾,將食物殘渣和細菌洗去,收集腸道掉下的表皮細胞,再用化學劑染色,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找出惡性腫瘤細胞。‬‬‬‬‬‬‬但這過程太辛苦了,而且靠肉眼找表皮細胞,敏感性低。我們得找其他方法。」

經過無數次不同分子標誌物的實驗,于教授團隊終於找出miR-92a是可靠、高敏度的腸癌標誌物,每次測試只需300克糞便樣本。

近年,腸道微生態研究冒起為醫學界新研究領域,于教授牽頭發現了糞便細菌作為診斷大腸癌的標誌物,與中大其他腸胃科專家合作研發了透過檢測糞便的細菌基因(M3)檢測大腸癌的試劑盒。檢測套裝應用於香港和部分東南亞地區。‭

國家認可

「我們研發的腸癌和胃癌試劑盒,使用低成本的核酸檢方法,相信會持續有一定需求。」

— 于君教授

胃癌方面,于教授團隊歷年來共發現了超過三十個胃癌的抑癌基因和促癌基因。他們找出血漿中甲基化的抑癌基因RNF180可作為胃癌標誌物,並與公司合作研發了血漿檢測胃癌的無創診斷試劑盒,比傳統驗血蛋白的方法優勝。試劑盒於2020年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是唯一獲當局認可用作檢測胃癌的分子診斷技術,獲廣泛臨床應用。‭ ‬‬‬‬‬

于教授相信,全球癌症病發率攀升,醫學界對高敏感檢測癌症方法需求會越來越大,而團隊研發的腸癌和胃癌試劑盒,使用低成本的核酸方法,相信對早期診斷腸癌和胃癌作出重大貢獻。

偵測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疾,也是于教授另一研究重點。「有些中國人看似纖瘦,但若經超聲波一照,卻發現存在脂肪肝。這多和他們的多肉少菜的西化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有關。」

她續說:「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較嚴重的一種脂肪肝疾病,它可以演化為肝硬化和肝癌。肝臟活組織檢查是最準確的診斷方法,但由於它是入侵性方法和成本昂貴,臨床應用有限,而且很多中國人也不願意做肝臟活組織穿刺活檢。我們要找其他方法儘早診症。」‭ ‬‬‬‬‬‬‬‬‬

Recently, Professor Yu and her team discovered a group of blood-based biomarkers for diagnosis of NASH. She has applied for a patent for the technology on the mainland. This research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and its related cancer has, for the second time, earned Professor Yu and her CUHK colleagues the prestigious State Natural Science Award (second-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