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的成員獲得了幾項重要的國際榮譽與成就,包括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主席、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2023年達文西獎,以及來自計算機協會知識發現和數據挖掘特別小組(ACM SIGKDD)國際會議的2023最佳論文獎(研究型)。

榮譽理學博士Katalin Karikó教授獲頒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

榮譽理學博士Katalin Karikó教授(右)。

中大對榮譽理學博士Katalin Karikó教授獲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殊榮感到高興。Katalin Karikó教授與Drew Weissman教授共同研究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自2020年底以來,全球多國均採用以信使核糖核酸為基礎的疫苗,減低大量人類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之風險。兩位教授的發現不但有效遏制全球疫情,也開啟了預防及治療人類疾病的大門,為未來治愈其他疾病帶來希望。他們是次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可謂實至名歸。中大於本年8月頒授了榮譽理學博士學位予Karikó教授,表揚她對生物醫學科研的重大貢獻。

校長段崇智教授當選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主席

段崇智教授(右)。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當選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主席,接替擔任主席七年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長Gene Block教授。APRU於1997年成立,是連接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19個經濟體,由60多所頂尖大學組成的合作網絡,旨在匯聚思想領袖、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促進交流合作,為應對21世紀所面臨的挑戰共同探索有效的解決方案。

副校長陳德章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陳德章教授(中)。

中大副校長兼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講座教授陳德章教授近日獲歐洲腫瘤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簡稱ESMO)頒發「終身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表揚他於鼻咽癌研究領域對全球帶來重大貢獻。此獎項乃國際間給予癌症研究人員最高的榮譽和肯定之一。陳教授的多項研究成果已成為鼻咽癌的治療標準,包括確立了晚期鼻咽癌的綜合治療準則、發展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DNA生物標記的臨床應用,並開拓應用於鼻咽癌的免疫療法及標靶治療。

廖維新教授榮獲2023年達文西獎 為首位來自香港的得獎者

廖維新教授(中)。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系主任廖維新教授最近獲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設計工程分部頒發2023年達文西獎。廖教授是該獎項創立45年來首位獲獎的香港學者。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授予廖教授該獎項,以表彰他在設計和發明人體運動輔助器械和設備的傑出貢獻,對義肢、外骨骼,以及智能手錶和運動手帶等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和應用帶來重要影響。

程鴻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榮獲計算機協會頒發最佳研究論文獎 為首次有香港學者獲此殊榮

程鴻教授(左)與孫相國博士(右)。

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副系主任(研究生課程)程鴻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於2023年知識發現和數據挖掘特別小組(SIGKDD)國際會議上榮獲計算機協會(ACM)頒發的最佳論文獎(研究型)。獲獎論文「All in One: Multi-task Prompting for Graph Neural Networks」從全球超過1,400份投稿中脫穎而出,是SIGKDD史上首次有香港學者獲此殊榮。

大多數人工智能(AI)模型的指令框架只能執行語言指令。程鴻教授的團隊提出了一種嶄新的指令學習方法,使AI能夠理解、處理和輸出圖表及關係網絡等非線性數據。新方法有效將AI模型的準確率提升1%至8%。該研究可促進通用AI的發展,使其能應用於處理複雜的地理與交通分析、利用生物信息數據庫加速疫苗和藥物的開發,以及促進社交網絡大數據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