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文章
:

與變種病毒競賽︰實時預測新冠疫苗保護力 為抗疫戰增勝算

新冠病毒不斷變種,BA.4、BA.5勢將成為主流病毒,我們必須迅速遏止疫情擴散。現時新冠疫苗是最有效遏止病毒擴散和預防重症、住院及死亡個案的方法,但其效用會隨著病毒變種而下降,需推出更有效的疫苗才能控制疫情。在分秒必爭的情況下,能短時間內預測疫苗防護力便非常重要。中大團隊研發了一套創新生物信息演算法,能比以往快3個月評估疫苗的成效,可在防疫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腸道細菌影響新冠疫苗成效?

有研究發現,接種了科興或復必泰疫苗的人士如腸道有充足的「青春雙歧桿菌」,疫苗成效較好。「青春雙歧桿菌」與生俱來,但隨著年齡、飲食、壓力和使用抗生素等多個因素導致數量下降。中大與港大合作的研究揭示,缺乏青春雙歧桿菌的人士接種這兩款疫苗後出現的抗體水平較低,意味透過補充「青春雙歧桿菌」可提高新冠疫苗成效,增強保護力。

神「機」妙算流感疫苗成效

中大團隊開發了一套創新的「電腦模擬生物信息演算法」,利用基因數據評估流感疫苗與實際流行病毒株之間的基因錯配,從而預測疫苗功效。新方法提供的實時信息,有助政府在流感季節或開展大規模接種計劃前,選擇合適的疫苗及調配醫療資源。

疫苗接種和社交距離的抗疫黃金比例

最近中大有研究指出,新冠疫情下群體未達免疫前,如要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應按城市人口的密度和疫苗接種率適當調整。研究團隊更設計了一項與人群移動相關的社交接觸指數(SCI),以量化社交距離措施和疫苗接種結合的影響,彌補防疫措施和病毒傳播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