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2019新型冠狀病毒」於全球不同地方相繼出現確診個案,引起各界關注。為及時就疫情控制提出有效建議,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正進行多項研究,當中包括不同社區分析。其中,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於本港出現首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的36小時內,立即展開網上問卷調查,訪問逾1,000名市民對是次疫情的風險感知及心理行為反應,發現市民較難保持社交距離。

研究人員亦分析本港確診個案的資料,發現近期多名患者經多次求醫及檢驗後才獲確診,大大增加了於社區傳播病毒的風險。

2019年12月下旬,內地湖北省武漢市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出現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肺炎群組。泰國亦於今年1月12日,證實一宗感染個案,是全球首宗中國境外的確診病例。其後,新增個案相繼於多個國家或地區出現,包括香港。本港自今年1月23日出現首宗確診個案以來,截至昨晚(2月17日)11時59分,共有60宗確診個案。為減低傳播風險,本港已實施停課、關閉圖書館及體育館等公共設施,以及建議僱員在家工作等措施。

調查逾千名市民對疫情的風險感知及心理行為反應

為了解本港市民對是次疫情的風險感知及心理行為反應,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於今年1月24日至2月5日,以問卷訪問1,168名市民,主要結果如下:

1. 風險感知

  • 市民對疫情的風險感知屬於高水平,88% 受訪者自覺有很大機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可致嚴重症狀的受訪者比例亦達98%。
  • 98%受訪者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表示焦慮;受訪者的平均焦慮指數為8.82分,反映他們的焦慮已達臨界點 (一般而言,7分或以下屬正常、8至10分屬臨界異常、11分至21分屬異常)。

2. 資訊來源

  • 差不多所有(99.5%)受訪者都會留意疫情的最新發展,當中有8成會主動尋找有關資訊,如有多少人確診,及受感染後應如何處理。最多受訪者認為來自醫生的疫情資訊最可信,達85%;其次是新聞廣播,達56%。

 3. 預防措施

  • 約90%受訪者加強了個人衞生,如戴口罩、潔手及注重咳嗽和打噴嚏時的禮儀,並避免前往內地。
  • 避免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避免社交活動及避免外出等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雖被視作有效預防感染卻較難實踐,只有36%至86%受訪者能夠做到。
黃仰山教授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院長黃仰山教授表示:「現時各界正就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及治療等進行研究,但及時評估社區的心理行為反應,對於制訂控制疫情措施及風險溝通策略,同樣重要。例如,是次調查結果反映公眾需進一步減少團體社交活動,以減少感染傳播的可能性。」 

分析本地個案 發現確診需時愈來愈長

另外,研究團隊分析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有關首56名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的資料,包括人口統計學及流行病學的資料,如他們的感染源頭、密切接觸者數目,以及病發、求診、住院及被隔離的日期等等。結果發現,近90%個案都有在病發後堵截延誤的情況,他們平均堵截延誤的日數為大約6日,最嚴重的個案更延誤了14日。而愈近期被確診的個案,堵截延誤的問題亦愈嚴重。此外,大部分個案於確診前都有求醫多於一次。

郭健安教授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教授建議:「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初期病徵較輕微,或因此令患者病發後多番求診才被確診及隔離,增加了他們將病毒傳播給緊密接觸者的風險,包括醫院內傳播的風險。有見及此,倘若有更多感染源頭不明的個案出現,政府或需考慮進一步暫停公共服務或關閉商場等措施,減低交叉感染的機會。市民亦應更謹慎地保持社交距離,盡量減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聚會,這是每個人也可以做到而且非常有效的預防措施。」 

許樹昌教授

對於疫情發展,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及何鴻燊呼吸系統學講座教授許樹昌教授認為現時不能掉以輕心。許教授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力比沙士病毒更強,前者的患者病毒量於發病第二至第三日已達高峰,即其早期感染力極強,容易於家庭群組中傳播。由於病毒有約14天的潛伏期,至少要觀察潛伏期的雙倍時間有否新增個案,才可判別疫情何時可紓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