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中大研究

從無創產檢到早期癌症檢測

從無創產檢到早期癌症檢測

化學病理學講座教授盧煜明常被譽為「無創產前檢測之父」,以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異檢測(NIPT)為胎兒檢測唐氏綜合症,一直與中大醫學院科研團隊以專業精神貢獻及守護香港的醫療系統。此項革新了全球產前檢測的技術廣受認同;去年,盧教授獲頒有「美國最高榮譽生物醫學科學獎」之稱的「拉斯克獎」,成就斐然。這個臨床突破也為多種癌症的早期檢測奠下基礎,改變世界各地患者的命運。

熱浪來襲

滴答、滴答……氣候時鐘正響起警報,倒數我們還剩下多少時間拯救地球。極端高溫和破壞力極強的洪水日趨嚴重,中大近期的兩項研究探討了我們可以如何應對這些天氣狀況:其中一項針對協助有關當局檢視洪水情況,以採取應急措施;另一項則預測未來炎熱天氣的惡化情況,以及其對我們日常生活所帶來的嚴重影響,並就此提出應對方法。

打造亞太區腸道微生態創新醫藥樞紐

打造亞太區腸道微生態創新醫藥樞紐

中大腸胃肝臟科專家陳家亮教授及黃秀娟教授深信,腸道微生態是醫學研究未來最重要的領域,過去十年帶領跨學科團隊,在腸道微生態研究上屢作突破,並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創新的無創診斷工具和療法。

光前絕後

光前絕後

隨著數位世界對資訊的需求日益增長,曾漢基教授在矽光子學方面的研究被證明是一個對的職業選擇。曾教授和其研究團隊的項目獲香港政府首屆「產學研1+計劃」撥款,將研發成果轉化和商品化,並促進政府與學術界和不同產業之間合作。

手術機械人:體貼入微的療癒

手術機械人:體貼入微的療癒

中大在科學園的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將醫學和工程結合。中心與全球首屈一指的學府和具遠見的商業夥伴合作,推動微創和精準的手術機械人技術,並研發價格合理的醫療機械人,以紓緩本港、內地和全球日益增加的醫療壓力。

AI:抑鬱患者的燈塔

心情有點糟?有否想過這不僅僅是心情低落這麼簡單?試想想科技能夠讀懂你的情緒並伸出援手。精神科醫生短缺是全球公共衞生其中一個挑戰,抑鬱症患者往往未能及時確診。中大學者開發了兩項結合人工智能的創新工具,包括嶄新的流動應用程式和眼球檢測技術,讓患者更易、更早獲得診斷。

文藝復興的全球視角

當我們認為「文藝復興」只屬於歐洲歷史,中大歷史系馬思途教授則有另一看法──他認為應該以全球視角探討文藝復興文化。他的研究展現宏大視野,致力梳理史實,融匯不同地區及時代,了解全球文化如何相互影響,令他獲得全球最具規模的歷史獎項「丹.大衛獎」。

食肉牛龍的新近親:中大學者於巴塔哥尼亞發現新恐龍物種

40年一遇!中大學者帶領的團隊最近於南美洲挖掘出一系列恐龍骨骼化石,經研究後證實屬於新物種Koleken inakayali,是當地自40年前出土食肉牛龍以來,第一次有學者找到新的阿貝力龍物種。新發現的恐龍是敏捷的頂級掠食者,生活在6,000多萬年前的遠古南方岡瓦納超級大陸。此發現不但有助拆解關於捕食性恐龍演化的謎團,更證實了超過一種頂級掠食者能在晚白堊紀的生態系統中共存。

古生物學:化石上重現恐龍肉

古生物學:化石上重現恐龍肉

過去150年來,古脊椎動物學家研究恐龍和其他史前生物的化石時,焦點都放在骨頭上。人類對史前世界的生態系統的認識,仍有很多空白,例如恐龍的移動形態、牠們多樣化的生活方式,以及一些恐龍物種及早期鳥類如何發展出飛行能力等。由於數據缺乏,這些範疇一直流傳着許多揣測和傳說。中大的文嘉棋教授運用嶄新科技發掘了化石裏重要的資料,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史前生物的認識。

將人文視野引進地理科學

將人文視野引進地理科學

應用地理學家探討人類和環境的關係,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 ‬而地理信息系統及相關技術在過去幾十年急速發展,大大擴濶他們涉獵的領域。中大地理學家關美寶以她具前瞻性的研究享譽國際;近年,她致力尋找創新方法以準確分析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並着重以實時科技反映個人體驗。

語音及語言處理:語音重現的曙光

語音及語言處理:語音重現的曙光

中大兩位教授正在合作為香港患有構音障礙的粵語使用者研發解決方案。他們的技術研究開始時只針對影響詞句發音的構音障礙,此後亦有研究認知障礙症等問題。他們的跨學科研究結合多語言語音處理、人工智能、神經科學、以及語言學習。

改善肺癌的醫治模式

改善肺癌的醫治模式

莫樹錦教授多年來着力研究肺癌,如今已成為世界領先的腫瘤學家。他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抑製劑方面的工作,標誌着免疫療法的重要里程碑。他研發的標靶及免疫治療方案,大幅延長病人的存活期。這些開創性治療方案現已成為國際標準療法,為全球肺癌病人帶來曙光。2020年,世界數一數二的互聯網腫瘤學平台OncLive為表揚他研究和臨床應用上的突破,向他冠以‭‬「腫瘤學巨人」的稱號。

追蹤消化疾病的癌症標誌物

追蹤消化疾病的癌症標誌物

胃癌、大腸癌及肝癌是全球常見惡疾,更是主要「殺手」。‭‬中大的腸胃肝臟科研究團隊,結合跨學科專長,革新了早期偵測這些癌症和脂肪肝的方法,讓病人得以及早接受治療,救治了無數生命。‭ ‬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于君教授,多年來鍥而不捨追蹤各癌症的標誌物,已將研究成果轉化在臨床應用上,‭‬惠及全中國及東南亞。‭ ‬‬‬‬‬‬‬‬‬‬‬‬‬‬‬‬‬‬‬‬‬‬‬‬‬‬‬‬‬‬‬‬‬

Climate smart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氣候智慧及永續型農業:寫在大地上的開創研究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是中大策略性研究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大生命科學教授林漢明多年來研究耐鹽耐旱大豆,嘗試解決飢餓問題、改善營養及食物安全、扭轉氣候變化、修復半乾旱地區的生態系統、提倡性別平等,對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帶來重大影響。同時,身為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的林教授,最近開展了航天農業研究項目,望為農業技術帶來突破。